x關閉  

本網站會使用cookies. 若您繼續瀏覽本網站,代表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了解更多

勇敢面對情感困擾:欣欣的情感治療之路


欣欣(化名)

青壯年

求診原因: 自殺不遂,感情困擾

 

當一個人的負面情緒持續去到臨界點時,很多時候都會想不開,有時會透過自殘甚至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來逃避,但問題不會就此解決,甚至更令你身邊的親友痛心難過。剛接手欣欣的情況頗為嚴重,是她家人聯絡我並找我來治療,求診原因是她企圖自殺,住了數天醫院,精神狀況不穩定,需要接受精神科醫生的輔導及服用精神病藥物,但程度不算嚴重。在將近出院的日子家人開始擔憂,因此轉介過來請我幫忙。為何她要選擇自殺?後期從欣欣口中得知,是為情所困而企圖自殺的個案。我先從欣欣的原生家庭情況了解,欣欣成長於一個典型的四人家庭,有爸爸媽媽及姊姊,但只有爸爸媽媽及姊姊決定來到香港定居,唯獨留下年幼的欣欣在大陸交由爺爺嫲嫲照顧,上一輩的老人家不會主動關懷年幼的小孩,欣欣印象中爺爺嫲嫲非常嚴厲,所以她害怕表達意見選擇不出聲,久而久之就不再表達意見了,與人溝通的窗口也因此關閉了。對年幼的她來說,雖然未諳世事,但意識到家人的離開令她有非常深刻的印象,童年的時候並沒有一個適當的照顧及安全感的環境。直到欣欣約八歲時才正式接回她在香港同住,後來未能適應新環境,加上中學時期的成績趕不上進度,所以媽媽再一次要求她回大陸讀書,她一說到這段回憶就不斷哭泣,媽媽沒跟她商量便將她送走,再次有被拋棄的感受,缺乏安全感的核心信念早早已刻在她身上。即使她完成整個學業後第二度回港,與家人的關係又再一次疏離,欣欣在人生最重要的兩個階段-童年及青少年階段都沒有家人陪同。她從未感受有安全感及歸屬感,因此塑造了她不擅於表達,被動的性格,亦看不見自己的盲點。

 

其實每一個人心底都會有很多不同的信念,如果我們沒有去看見這些核心信念,好容易會碰壁,就算不是碰壁也會有走入老鼠籠裏的困局自轉,我們會無意識地重複,其實核心信念是什麼呢?舉一個簡單易明的例子ㄧ當父母從小一直跟你說「賺錢是很辛苦的」,不可以亂花錢,我們都不期然心中植下這個核心信念,我們對於花錢的態度會變得謹慎。其實一個人的核心信念是有很多種,重點在於我們對於核心信念有沒有確切被看見。欣欣的個案中,缺乏安全感和被動,就是她一直以來種下的核心信念。欣欣談過很多場戀愛,可是每次都是對方要求分手,狠狠地碰釘,我第一次在治療室見她的時候,她嚎啕大哭了二十分鐘,像是想把過去多年所有的委屈、難過、悶在心底的各種情緒瞬間傾瀉出來、情感非常洶湧澎湃,但整個過程沒有說過一句話,只是不停地哭泣。欣欣求診原因是企圖自殺,個案頗沉重的,不知從何說起,所以要治療欣欣最大的困難就是讓她開口說話,但她不懂如何表達、也說不出口,像卡在喉嚨裏。其實懂得表達心事是需要勇氣的,亦需要鼓勵。

 

表達情緒情感,可以是吐露心聲,或是憤怒,尤其小朋友更需要大人或照顧者這方面去引導,就可以慢慢形成一個懂表達情感,願意去接納自己不同情緒的自己。但若沒有培養情緒疏導,我們會將它埋藏起來,鎖在心底裏。現今社會總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只會令情況更糟,所有情緒都吞回肚子裏,不懂表達,失去了情感交流。外國的文化會勇於表達,有較多擁抱及親密接觸等,相對中國的傳統文化都是偏向文靜及保守,甚少表達情感上的交流,慢慢長大後情感表達就越來越限制,如果我們沒有這種情感觸動交流的習慣,我們就會變得冷淡,關係愈來愈疏遠。從欣欣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她由於在幼年及青少年時期缺乏家人關懷及照顧,大部分時間都是住在宿舍內與朋友相伴,所以她很注重與朋友的關係,認為朋友和男友的親密關係才是她的家、她的避風港。但她感情路線路上那麼崎嶇呢?我從頭分析一下,在欣欣的印象中,媽媽是內向的人,除了辛勞工作賺錢也一力承擔家中大小事務,相反爸爸則比較軟弱,缺乏責任感,對於家庭大多數事情都不聞不問,有時賭錢失意還會伸手向媽媽去拿錢,活像個大小孩,但欣欣和爸爸的關係比較親近,亦師亦友般。我們從出生來到這個世界,都是來自爸爸與媽媽的結合,或者源自於《易經》的「陽」和「陰」,陰陽也代表天地,陽為天,陰為地,亦為男和女。在普遍的家庭中,爸爸是天,陽性代表,理應是一個勇敢有承擔會照顧家人,力量剛強的象徵;而媽媽則是地,陰性代表,溫柔包容、關懷呵護的形象。一個家庭爸爸媽媽各居其位,陰陽平衡,子女才可以在和諧温馨的家庭下健康成長。如果爸爸與媽媽在小朋友的早期階段有角色錯位的分配,導致陰陽失調會令人混亂。欣欣從小觀察並看在眼底,由原生家庭的錯誤概念看待兩性關係,長大後的欣欣也出現相同問題,她對待男友猶如將與爸爸的關係投放在對方身上,自己則下意識代入媽媽的角色承擔所有責任,不斷遷就包容。所以欣欣分享每次交往中都是自己抓得對方很緊,彷彿身處大海遇溺中的救命草,處處遷就妥協,對方想要什麼都會盡量滿足給他,只為求對方留在她身邊。當對方有第三者想提出分手,她就會崩潰,曾經在大庭廣眾跪下,聲嘶力竭去哀求對方不要離開她,更背負前男友的債項,需要同時做幾份工作來還債,甚至還做出輕生行為。無償的付出卻沒有回報。她也無法解釋為何會出現這種行為。其實兩性關係應該是站在相同位置,如果想要掌控對方,但只會令對方產生壓迫感,這樣感情就會慢慢疏離。所以只要對方有一絲對她好就會盲目服從,欣欣就會不斷退下底線,猶如盲頭烏蠅亂竄,對方有否利用及覬覦她的金錢,欣欣內心知道,卻不肯承認,自我矇騙。當這局面撕開後,種種原因浮現,自我嫌棄,否定及批評的情緒湧現,也是自己造成的局面,缺乏安全感,軟弱,不懂拒絕,這都是她的盲點。這是典型的親密關係中欠缺安全感的投射,我們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盲點。

 

雖然欣欣在情感路上屢次碰釘,碰釘並不代表不好,只要我們願意走出來,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我們不難看見自己種下的種子,才可逃離這個老鼠籠,不會再重返。針對欣欣的治療,我會一邊了解一邊做練習,在早期的練習上,我比較喜歡的是先將情緒宣洩出來,清走情緒垃圾,這是我比較慣用的做法,在意識上給她感受,重演觸發時的情況,另外在身體上同時給她經歷,因為我們身體將負面和舊能量都鬱結在我們身體裏,在中醫的角度上來說就是鬱結在於肝臟。所以我喜愛透過身體的搖擺,透過流汗和流淚,更快達至平衡的狀況。我的治療是先排毒,再滋補。什麼是補?通常先讓客人身體放鬆下來,如果身體處於繃緊狀態是沒法接收任何訊息,去檢視及思考自己,未必肯去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盲點。如果我將她身體放鬆下來,將身體意識清空出來,就會有一種豁然開明的感覺,當清空後就可擴闊意識,才能注入新訊息或重新自行檢視,我會透過書寫的方式去整理原本忘記的盲點。首先我們先要重塑欣欣的安全感。當她意識仍停留小時被家人遺棄的記憶,總是責備自己做得不好、貶低自我價值,所以我先慢慢建立她的自我的價值。欣欣有一個心結,在治療中期她才終於有勇氣表達,由於多次與男友發生性行為而意外懷孕,更曾墮胎,這是她人生中最大的自責及內疚,當處於不停自責內疚就會導致生活停滯不前,沒有辦法勇氣地向前行,這個循環會加劇她喪失安全感,更常投射在伴侶及身邊朋友,她非常自責後悔放棄胎兒。我將欣欣這種後悔自責帶回現實,去解釋她這是繩結,將她自責後悔釋放出來並重新建立新信念。
 

  

另外為了改善她不善於表達說話的性格,一對一治療外亦陪同她一同參與小組班別,嘗試接觸他人,小組的好處是可以大家一齊傾談,分享生命的故事,欣欣開始一群人去學習去成長,感覺到原來自己並不是孤獨一個,透過互動分享及小組交流讓大家都慢慢進步,欣欣的進步也很快,由開始不敢說話慢慢訓練成開始表達,令她在安全的地方一步步去展現最真實的一面,治療師看到人的盲點是必然的,還要讓個案主本人看見自己的盲點才有效,看見自己的盲點才能改進,這樣才算治療成功。另外要想方設法帶給他產生正面的成果,這就是治療師真正的能力及技巧,要與案主建立信任及關係,縱使我是她的治療師,也不會一開始向你傾訴所有心事,也許是忘記了,也有內心不想說的,藏在心裏,你要如何提供一個安全地方、引導她、在什麼時候給她題目及練習,這都是一位治療師的功力同觀察,除了在身體上還有意識上的治療都是必須的。最後欣欣走出了陰霾,她最大的鬱結就是放棄孩子,當走出了自責,可以完全接納自己,不再糾結過去,可以勇敢地重新出發,欣欣現在很開心、進步很大,另外就是修補與家人的關係,我仍繼續鼓勵沉默的她多表達,多與家人溝通,多說自己心事,一開始是困難的,需要時間慢慢建立,欣欣看得出媽媽不是不愛她,媽媽其實也很愛她,當初原是出於好意只是不懂表達,送她回大陸讀書只是擔心她在香港不能適應,其實媽媽很想留她在身邊,內心仍是很在意她;姐姐也是疼愛她,後來知道早期的治療費都是由姊姊支付令她甚為感動。如果大家都不將心事說出來,便會容易造成很多誤解。最後當欣欣與家人關係解開了心結之後,放下心中大石,亦看見媽媽的愛,後來更做了一個很大的決定,她與自己好友搬出去住。起初她媽媽是極力反對,由於家人的隔閡消失了,媽媽彷彿像彌補過去沒有與她陪伴相處的日子,相當呵護及寵溺欣欣,但她也深知自己不應再沉溺及依戀這種舒適圈,,除了放下心結外亦要勇敢前進,是時候成長了。我亦都鼓勵她養狗,除了狗是人類很好的陪伴者,還可填補她之前墮胎產生的自責愧疚的空隙,養狗可以將感情投射在動物上,而且狗非常熱情,生活有了寄托,完全放下過去的自己。由於生活開支變多,我鼓勵她去尋求更好的職業,不留在原地等待別人給她的安全感,她已經可以自給自足地養活自己、照顧到自己。也學懂如何照顧人,問他對將來的關係有沒有信心?她期待重新出發,並沒有失去信心,並期望下一段感情可以好好地為自己設下底線,不像以往奮不顧身般陷入去。

 

現時欣欣有很大的進步,欣欣是一個完整可以走出陰霾的個案,之後人生路上一定會遇到不同的困難,重點在於我們能否能夠勇於表達,支持自己,而不是去沉醉於埋怨自責,那只會令人停滯不前,就如駕駛車一樣,若同時間踩油及踩剎車會不停打轉,不如放鬆並鼓勵自己向前搭一步。人生有時好像遇上森林中的迷霧,站在迷茫的路上,我們未必可能自己解決所有事,亦需要別人幫忙,所以越早去尋求協助,才能撥開迷霧,這樣才能看清楚人生的道路,走得更遠!
 

 

後記:

總的來說,欣欣的案例強調了早期經歷如何對個人的情感和心理健康產生深遠的影響,形成了缺乏安全感和被動性格,在兩性關係中存在著一個重複的模式,她把父母的角色投射到她的伴侶身上,導致她的過度依賴和迷失了自己,心理上面臨嚴重的困擾。隨後透過一系列治療方法,包括情感宣洩、身體放鬆和情感培訓,幫助欣欣理解和應對她的情感困擾,重建自尊心和安全感,幫助解決過去的創傷和困擾,以及改進她的兩性關係。治療師的角色是提供支持、引導和培訓,幫助欣欣走出情感的低谷,找到內在的平衡和幸福感,並建立更健康的情感模式和人際關係。

 
聯絡我們 回上一頁 下一筆 >
Back to Top